下游方面,现阶段中下游供强需弱持续,仍需若干时日疏港去库存,保持关注后续电厂供耗存情况以及进口煤严控力度。
同时,逐步建立了产运需各方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与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基本接轨,煤炭市场走向更加规范和国际化的道路。
他们身上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不仅激励了几代煤炭人,而且已凝结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着力推动七个转变、建设七个体系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牢能源基础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日前,王显政接受了《中国煤炭报》记者的专访,忆往昔、谈当下、展未来,讲述煤炭工业发展70年峥嵘岁月。这种信心来自五个基本判断。第五个基本判断是:煤炭行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前景光明,任务艰巨。
我们坚信,煤炭工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推动能源革命战略的具体要求,弘扬煤炭精神,传承煤炭文化,敢于拼搏,勇于奉献,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由2002年的6995人减少到2018年的333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713下降到2018年的0.093,这很不容易。从某种意义而言,1949年到2012年,我国煤炭工业一直在进行煤炭经济体制和市场化机制方面的改革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煤炭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对煤炭进行定价,拥有了充分的经营权和定价权。国务院原总理李鹏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认为煤炭工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煤炭工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
煤矿由国家投资建设,并且依据指令组织生产。从此,特别能战斗精神,不仅成为煤矿工人优秀品格的生动写照,也成为全体煤炭人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柱。
现在1个千万吨矿井3年就能建成,关键是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贡献了大约846亿吨煤炭。2016年以来,在国家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与脱困发展一系列政策指导下,行业效益大幅回升,全行业由亏损到实现盈利。从国家统购统销,到国有煤炭企业总承包,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建成的18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动,井下有人巡视、无人值守。今年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从全国煤炭需求形势分析,煤炭消费总量增长空间越来越小。2013年,炼焦煤、动力煤期货分别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能源保障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第四个基本判断是:我国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互为补充、互相支撑的格局正在形成。
在煤炭部时期,曾提出按照1大卡1毛钱定价,但煤炭市场化改革一直处于探索之中,难以实现。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70年来,煤炭工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铸就了几代煤炭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文化品格,不仅成为煤炭行业,而且已凝结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煤炭价格实现完全市场化定价以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突出;2016年以来,煤炭行业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行业,煤炭上下游企业逐渐建立了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把煤价稳定在每大卡九分七,还是很不容易的。但也必须看到,我国一批资源枯竭的老矿区的煤炭企业依然困难,仍面临人才、资金、技术等难题,转型升级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煤炭工业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运行。建成了陕北、大同、平朔、蒙东等一批亿吨级矿区;建成了年人均生产效率达到或超过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80多处。六是推动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促进由不完全市场向完全市场化转变。上世纪行业发展困顿之际,煤炭人勇敢迎接挑战,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
毛泽东主席曾称赞煤矿工人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完善了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机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和基础建设,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明显好转。
1922年10月,在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开滦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矿同盟大罢工。在为共和国提供工业粮食的同时,煤炭工业也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岗位,减轻了就业压力。
目前,煤矿三机一架的装备制造能力处在世界前列,年产千万吨综采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传承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不能仅局限于过去吃大苦、流大汗的简单定义,而是要把握住它的精神内涵,培养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业绩突出,既具有传统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精神,又掌握现代化知识技能、具有鲜明新时代精神的人才,为我国煤炭行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源。
部分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超过60%。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自1993年开始,我国确立了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煤炭价格机制。煤炭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对煤炭进行定价,拥有了充分的经营权和定价权。
总体来看,从投融资体制、行业管理体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到逐步放开煤炭价格,市场在煤炭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采煤工作面在兖矿集团,1年也只能出100万吨煤。
我国煤炭年产量由1949年的3432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6.8亿吨,再到2013年的最高点39.7亿吨,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比75%、70%,支撑了我国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9%以上。国务院原总理李鹏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认为煤炭工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从上世纪50年代创造月掘进318.71米全国最高纪录的马连掘进组带头人马六孩,到上世纪70年代19次井下抢险、16次负伤、被誉为矿山铁人的全国劳模李满仓;从顶煤破碎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使回采率提高了30%以上的全国劳模田利军,到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鲜学福从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以来,煤炭行业共评选出全国和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683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从长远来看,还是以煤为主的格局,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在2008年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在2008年汶川512抗震救灾中煤炭人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坚守岗位,力保电煤供应。改革开放以后,采煤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1994年1月,国家取消了统一的煤炭计划价格,除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煤炭全部放开。全国煤炭结构性不足与总量长期过剩的格局已经形成。
特别能战斗精神诞生以来,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在中国煤炭工业史上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印记,在全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时代形象,形成了广泛性的群众认同和深远的社会影响。1949年,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为落后开采的小煤矿。
在上世纪60年代,山西潞安石屹节矿因连续多年在全国煤炭战线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机构最精干,被树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屹节精神闻名全国。发展到今天,我们在煤机制造、千万吨级智能化矿井建设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全球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的领跑者。
这也是以前国有煤矿被称为统配煤矿的原因。三是推动生态文明矿山建设,促进煤炭企业由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